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KVL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器标准操作程序(SOP)
技术文章
依据 GB/T 265《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》,使用 KVL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器测定液体样品(如石油产品、高聚物溶液等)的运动粘度及特性粘度,通过毛细管法计算流动时间,为产品质量评估和科研分析提供数据支持。
本程序适用于 KVL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器(单缸双孔型),涵盖以下场景:
运动粘度测定:牛顿流体在 40℃、100℃等标准温度下的运动粘度测量。
特性粘度计算:通过稀释法测定高聚物溶液的特性粘度,进而推算分子量(需结合 Mark-Houwink 方程)。
标准方法兼容:符合 GB/T 265、ISO 3105 等毛细管粘度测定标准。
GB/T 265《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》
SY/T 5651《石油产品运动粘度试验器技术条件》
GB/T 39560 系列《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》(校准用标准溶液)
常规样品:若含机械杂质,用 0.45μm 滤膜过滤;高聚物溶液需提前溶解并静置脱气。
粘稠样品:可加热至低于闪点 10℃使其流动,但需避免轻组分挥发。
内径选择:根据预估粘度范围选择毛细管内径,确保流动时间在 100~600 秒(推荐 200~300 秒)。
清洗流程:
温控系统:检查温度显示值与实际值偏差≤±0.1℃,搅拌装置运行正常。
浴液注入:按试验温度选择浴液,液面需浸没粘度计扩张球≥20mm。
装样操作:
沿支管缓慢注入样品至标线 a 上方,避免气泡;
垂直固定粘度计于支架,垂直度偏差≤1°。
恒温时间:常规样品 15~20 分钟,粘稠样品 20~30 分钟,确保内外温度一致。
线控计时操作:
重复测定:至少进行 4 次有效测量,相邻两次流动时间差值需满足:
流动时间≤200 秒时,绝对偏差≤0.5 秒;
流动时间>200 秒时,相对偏差≤0.25%。
ν=c×t
其中:
稀释法:依次加入溶剂稀释,测定不同浓度下的流动时间t1,t2,…;
数据处理:
粘度计常数校准:
温度修正:若温度计偏差>±0.1℃,需用标准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并调整温控参数。
气泡控制:装样时若有气泡,轻敲粘度计或用细针挑破,否则流动时间偏短。
垂直要求:粘度计倾斜会导致流动时间缩短,结果偏小。
安全防护:高温浴操作需戴防烫手套,浴液严禁使用易燃液体。
异常处理:
流动时间异常时,检查毛细管堵塞或样品降解;
恒温浴温度波动>±0.5℃时,停止试验并检修。
日常维护:每次使用后清洗粘度计,干燥存放;定期更换浴液。
定期校准:每 6 个月用标准粘度油校准粘度计常数,每年由计量机构校准温控系统。
粘度计常数校准方法(见 6.5.1);
标准粘度油参数表。
修订历史
通过严格执行本程序,可确保 KVL1000 乌氏运动粘度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