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SYD-5096A 铜片腐蚀试验器的试验步骤意义
技术文章
依据 GB/T 5096《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》,使用 SYD-5096A 铜片腐蚀试验器测定石油产品(如汽油、柴油、润滑油、溶剂油等)对铜的腐蚀程度,通过铜片表面腐蚀状态评级,评估产品的腐蚀性及稳定性,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。
本程序适用于 SYD-5096A 铜片腐蚀试验器,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在规定温度和时间下对铜片的腐蚀性能,涵盖 GB/T 5096 规定的各类试验条件(如 50℃/3h、100℃/3h、120℃/3h 等)。
SYD-5096A 铜片腐蚀试验器(含恒温浴、温控系统、搅拌装置、试管支架、试管密封盖)
铜片(纯度≥99.9%,尺寸:75mm×13mm×1.5mm,符合 GB/T 5096 要求)
试管(耐温玻璃试管,容积≥100mL,长度适配恒温浴深度)
计时器(精度 ±1s)
温度计(精度 ±0.1℃,量程覆盖试验温度)
试验员:负责样品预处理、铜片打磨清洗、仪器操作、腐蚀结果观察与评级。
复核员:检查试验过程合规性、铜片处理质量及评级结果准确性。
设备管理员:定期校准仪器温控系统,维护恒温浴及辅助工具。
若样品中含有机械杂质或水分,用无灰滤纸过滤去除杂质,避免堵塞试管或污染铜片。
易挥发样品需在阴凉处操作,避免轻组分挥发影响试验结果。
检查 SYD-5096A 试验器:确认恒温浴液位达标(浸没试管中样品液面≥20mm),搅拌装置、温控系统运行正常。
根据样品标准要求设定试验温度(如汽油 50℃、柴油 100℃、润滑油 120℃),开启恒温浴,待温度稳定后波动应≤±0.1℃。
打磨:取新铜片,用 800 目耐水砂纸沿长度方向单向打磨(避免来回摩擦产生划痕),去除表面氧化层,至铜片表面光亮无瑕疵。
精细处理:换用 1200 目砂纸重复打磨,进一步去除细微划痕,确保表面均匀光滑。
清洗:用镊子夹持铜片,依次用石油醚、无水乙醇冲洗(各冲洗 3 次),去除残留磨屑和油脂;最后用丙酮冲洗 1 次,加速干燥。
检查:在白光下观察铜片,表面应无氧化色、划痕、污渍,否则需重新处理。处理后铜片需在 10 分钟内装入样品,避免暴露空气中氧化。
用清洁干燥的试管取适量样品(样品体积需完quan浸没铜片,液面距试管口≥20mm)。
用镊子将处理好的铜片垂直放入试管,确保铜片完quan浸没且不接触试管壁(避免局部温度偏差)。
盖紧试管密封盖(防止样品挥发或浴液进入),将试管固定在 SYD-5096A 试验器的试管支架上,放入恒温浴中,确保样品液面低于浴液液面≥10mm。
启动计时器,按标准要求控制恒温时间(如 3h、5h,精确至 ±1min)。恒温期间保持搅拌正常,温度波动≤±0.1℃。
恒温时间结束后,用镊子快速取出试管,立即取出铜片(避免样品冷却后附着)。
用无灰滤纸轻轻吸去铜片表面多余样品(禁止擦拭,防止破坏腐蚀痕迹),再用石油醚冲洗 2 次,去除残留样品。
待铜片自然干燥(约 1-2 分钟)后,在自然光或标准白光下(避免直射强光)观察表面腐蚀状态(颜色变化、斑点、氧化层等)。
将试验后铜片与 GB/T 4985 标准色板对比,按以下等级评定:
1a 级:铜片基本保持光亮,无明显变色;
1b 级:铜片轻微变色(淡橙色、淡黄色或淡紫红色);
2a 级:铜片明显变色(深橙色、蓝色、紫色或轻微黄铜色);
2b 级:铜片严重变色(红褐色、深褐色或带淡绿色斑点);
3a 级:铜片局部腐蚀(有红色或绿色腐蚀产物,边缘明显变色);
3b 级:铜片大面积腐蚀(红色或绿色腐蚀产物覆盖≥50% 表面);
4 级:铜片严重腐蚀(全面覆盖黑色或深绿色腐蚀产物,可能伴随点蚀)。
若铜片腐蚀状态介于两个等级之间,按较低等级(更严重腐蚀)评定。
对同一样品进行至少 2 次平行试验,若两次评级结果差异超过 1 个等级,需重新试验。
铜片污染控制:处理铜片时必须戴丁腈手套,禁止用手直接接触;镊子需用丙酮清洗后再使用,避免油脂、汗液污染铜片导致误判。
温度准确性:恒温浴温度偏差≤±0.1℃,温度过高会加剧腐蚀,过低则可能导致腐蚀不充分。
样品量要求:样品必须完quan浸没铜片,否则未浸没部分与空气接触易氧化,干扰结果。
安全防护:操作高温恒温浴时佩戴防烫手套;使用丙酮、石油醚等溶剂时远离火源,在通风橱内操作。
异常处理:
关闭 SYD-5096A 试验器电源,清理恒温浴表面污渍,补充浴液至标准液位。
试验后的铜片、废液(样品及清洗溶剂)按危险废物规范处理。
试管、镊子、砂纸等工具用丙酮清洗后干燥存放,标准色板放回避光干燥处保存。
本程序严格遵循 GB/T 5096 要求,通过规范操作可确保 SYD-5096A 铜片腐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。